润滑是利用润滑介质控制两摩擦表面之间的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技术。合理应用润滑技术可有效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寿命。为了实现有效、可靠的润滑,首先需要在有关摩擦学系统的研制、设计阶段合理选择润滑方式、摩擦副材料、润滑介质和有关设计参数等。但由于人们对摩擦学系统中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的认识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以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再完善的设计一般也难以保证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润滑和磨损状态,故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润滑和磨损状态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在工程实践中广泛采用的以各种油液作为润滑和工作介质的设备来说,除了可对油温、油压等运行参数进行监控外,通过分析油液中所包含的有关摩擦学系统润滑和磨损方面的信息来进行设备状态监测是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现代油液监测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早期的美国铁路公司。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美国三军相继引入油液监测作为各种军事装备状态监测的手段。从六十年代开始,油液监测在北美等发达国家工业中的应用也逐渐普及,并在七十代末被引入我国。
随着油液监测应用的普及以及其效益的日益显现,设备维修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从失效后修理和预防性维修向视情维修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体制转化。油液监测技术已成为现代科学维修保障制度的重要技术基础,而维修体制的变革也进一步促进了油液监测领域多方面的发展。
在技术方面,铁谱仪、发射式油料光谱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等多种先进测试仪器和方法在油料分析领域的开发应用和不断改进,使有关油液信息获取的深度、广度和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计算机和信息管理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则使有关信息的管理、加工和交流发生了质的飞跃;同时,由于油液监测技术涉及的学科和技术领域众多,除商业机构外,也吸引了国内外有关学术和研究单位的积极关注和参与。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油液监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呈现出便捷化(包括在线)、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显著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