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粘度是润滑油内摩擦阻力的程度,亦即内摩擦力的量度。通常将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三种。
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评定与选用及代用的主要指标。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切应力下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量度。
相对粘度:相对粘度是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一般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雷氏粘度三种表示方法。
运动粘度: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量度。计量单位mm2/s;我国将润滑油的粘度按其大小分为20个等级,叫粘度等级。
ISO粘度等级 | GB/T3141-1994 | 40℃中间点运动粘度 | 40℃运动粘度范围 |
2 | 2 | 2.2 | 1.98~2.42 |
3 | 3 | 3.2 | 2.88~3.52 |
5 | 5 | 4.6 | 4.14~5.06 |
7 | 7 | 6.8 | 6.12~7.48 |
10 | 10 | 10 | 9~11 |
15 | 15 | 15 | 13.5~16.5 |
22 | 22 | 22 | 19.8~24.2 |
32 | 32 | 32 | 28.8~35.2 |
46 | 46 | 46 | 41.4~50.6 |
68 | 68 | 68 | 61.2~74.8 |
100 | 100 | 100 | 90~110 |
150 | 150 | 150 | 135~165 |
220 | 220 | 220 | 192~242 |
320 | 320 | 320 | 288~352 |
460 | 460 | 460 | 414~506 |
680 | 680 | 680 | 612~748 |
1000 | 1000 | 1000 | 900~1100 |
1500 | 1500 | 1500 | 1350~1650 |
2200 | 2200 | 2200 | 1980~2420 |
3200 | 3200 | 3200 | 2880~3520 |
粘度是润滑油重要质量指标,粘度过小,会形成半液体润滑或边界润滑,从而加速摩擦副磨损,且也易漏油;粘度过大,流动性差,渗透性与散热性差,内摩擦阻力大,超动困难,消耗功率大。因此,合理选择粘度,是摩擦副充分润滑的保证。
粘温特性:润滑油的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成粘温特性。
目前多用粘度指数Ⅵ表示粘温特性的好坏。一般油的Ⅵ值越大,表示它的粘度值随温度变化越大,因而越适合用于温度多变或变化范围广的场合。该油品的粘温特性越好。Ⅵ=0的油用0Ⅵ表示,Ⅵ=100的油用100Ⅵ表示。粘度指数是一经验值,它是用粘度性能好(粘度指数定为100)和粘度性能较差(粘度指数定为0)的两种润滑油为标准油,以40℃和100℃的粘度为基准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粘度指数的分类
分级 | 粘度指数范围 |
低粘度指数 | <35 |
中粘度指数 | 35~80 |
高粘度指数 | 80~110 |
更高粘度指数 | >110 |